企业展示

建国60周年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与祖国共辉煌

发布时间:2009-12-07

浏览量:6769

1958年建院以来,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(以下简称福建院)自强不息,艰苦创业,与祖国共辉煌,走过了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,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一流电力设计企业。尤其在祖国改革开发30年以来,福建院在电力系统规划、发电、变电、输电工程勘测设计,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等领域形成自已的核心竞争力,具有国家颁发的电力全行业甲级、工程勘测综合甲级、工程咨询甲级、工程总承包甲级等资质。

一 在风雨洗礼中茁壮成长

1958年,福建院前身为上海电力设计院派出支援福建电力建设的55名职工,在闽侯螺洲借用其他单位办公场所(图1),全身心投入福建经济建设的大潮。50年来,福建院十次易名、七次迁址,经受了各种磨难,职工人数已发展今天的516人,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8人,中、高级技术人员187人,各类注册师133;年产值从独立建院初期的152.7万元,到2007年底的2.82亿元。如今,座落于福州市五四路(图34),拥有现代化办公环境的的福建院,无论是技术力量、技术水平、设计资质、设计质量以及社会信誉、品牌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,已成为福建电力勘测设计的主力军。

二 里程碑工程刻划成长的脚步

19582007年底,全院完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、系统专题研究580项;发电工程施工图71项,总装机容量1802.77万千瓦。其中参与或独立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的发电工程有10项, 261082.4万千瓦;完成各种等级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258条共计11865.51公里。完成各种等级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354项总容量5057.65万千伏安。一个个划时代里程碑式的工程,见证了福建院奋斗成长的历史,见证了福建电网的技术发展和建设形势的转变。

(一)电源设计技术紧随时代步伐

1 燃煤电厂设计技术稳步发展

1)设计的第一个火电厂——福州电厂扩建工程1×0.6万千瓦),1号机组0.3万千瓦,1958年完成扩建。

2)设计的第一个10万千瓦发电工程——漳平电二厂2×10万千瓦),19945月、9月,3号、4号机组相继建成投产

3)设计的第一个超过30万千瓦发电工程——湄洲湾电厂2×36.2万千瓦),该工程与美国柏克德公司联合设计,20009月,20013月两台机组分别投产。

4)独立设计过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火电工程——可门电厂。该工程是福建院独立设计的第一个60万超临界机组发电工程,(规划容量8×60万千瓦,一期2×60万千瓦)20032005年,完成勘测设计,2006年竣工投产。20086月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。二期工程于2008年建成投产。

2 新能源发电设计技术走在全国前列

1)设计过省内第一个风力发电场——平潭长江澳风力发电场

平潭长江澳风力发电场(10×600千瓦),200010月投产,2002年获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铜奖。

2)设计了省内第一批燃气(LNG)发电工程——厦门、莆田、晋江三座LNG电厂

2002年,承担晋江、莆田、厦门三座燃气电厂勘测设计工作。晋江、莆田两厂于2008年投产。

(二)电网设计技术引领福建电网建设

1959年完成了第一个变电站工程和第一条输电线路工程开始,福建院的电网设计与福建电网建设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。尤其改革开放30年来,福建经济加速发展,福建院立足福建电网,从规划到勘测设计,技术上不断革新、理念上不断突破,为福建电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。

1 服务于福建电网建设的电网设计

1)设计的第一个220千伏变电工程

1982年完成设计的220千伏厦门李林变电所1988年获省级优秀设计三等奖。

1314 220千伏厦门李林变电所图片及获奖证书

2)设计的第一个11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工程——泉州大准变电所

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集约化运行的要求,福建院敢为人先,着手开展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研究和设计。19958月完成省内第一个11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工程——泉州大准变电所施工图设计,1997年获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。

3)设计的第一个220千伏城区中心全室内变电工程——福州南门变电所

随着城区的发展、供电负荷不断增大,在城区中心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对于提高城区供电可靠性、改善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1998年我院设计了第一个220千伏城区中心全室内变电工程——福州南门变电所。

4)设计的第一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

上个世纪末,随着福建电网规模的扩大和增强,采用超高压作为福建电网主干网的技术需求已迫在眉睫,福建院从规划到设计,一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完成设计。

500千伏泉州变电所,500千伏水口升压站,19983月投产,2000两个工程分别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铜奖和银奖。设计的第一个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——水口—泉州500千伏线路工程于19983月投产,2000年获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铜奖。

2 设计引领建设高效节约海西电网

“十一五”以来,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“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”的电网建设理念,福建院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、服务电网发展形式转变,履行好社会责任,建设节约型海西电网出发,敢为人先,勇于创新,把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的全过程,促进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
1)设计了国内第一条500千伏同塔双回海上大跨越——莆田LNG电厂至莆田500千伏变电站线路工程。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课题研究和试验,成功设计了国内第一条500千伏海上大跨越线路,节约走廊面积约339亩,民房拆迁面积少57220平方米,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进行包括铁塔规划、导地线选择、环保基础等的方案优化,经测算可节省全寿命周期费用约1.3亿元,社会经济效益显著。2008725日投产,获得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,2009年该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。

2)设计了目前省内最长的,又是省内第一条紧凑型500千伏线路——龙岩—三明500千伏输电线路。该工程于20083月完成施工图设计,线路全长175公里,采用紧凑型输电线路技术,提高了自然输送容量29%,极限输送容量提高12.918.1%,占用走廊宽度仅为常规的1/3,节约走廊面积约2660亩,减少了大量的林木砍伐,充分展现了“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”的设计理念。

3)设计了目前省内第一个基于三维浏览模型的500千伏变电站——500千伏龙岩卓然变电站。该工程设计利用山坡的站址地形,采用多向放坡加台阶的三级高差阶梯式布置,比采用平坡布置方案减少土方工程量约7.3m3,节约综合工程造价约95万元。工程还应用三维设计技术建立全站区三维浏览模型(Review)。该技术提供的可视化设计环境,提高了设计成品质量,并为该工程建设优质工程提供了保障,为数字化移交进行了一次成功实践。

三 科技创新提升总体实力

锐意进取、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始终贯穿福建院50年的发展历程,科技创新之路在福建电力设计人的脚下越走越宽。一方面,福建院注重自主研发,解决勘测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,闯出新路子,另一方面则积极跟踪、消化、掌握、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勘测设计技术,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在工程创优、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省部级及以上的获奖项目137项。其中在工程创优方面有10项成果获国家级优秀勘测设计奖;在软件开发方面有4项成果获国家级优秀软件奖;在科技进步面有30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。另外在技术专利方面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有14项。

1 勘测设计手段不断更新

20世纪5080年代,院勘测队在测量方面使用塔尺、横基尺,配合经纬仪进行测距。

19961月,在500千伏泉州输变电工程中使用全站仪数字测图技术、全球卫星定位仪(GPS)和线路平断面CAD技术。自2000年从500千伏福建与华东联网线路工程开始,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(LEICA海拉瓦)进行送电线路测量和优化。

20世纪5080年代,设计人员靠得是图板、丁字尺、计算尺进行设计。2001年,CADMISOA系统全部实现网络化。20028月,三维设计项目组完成本地化开发,福建院建成以数据库为核心,以三维设计为平台的集成化设计与管理系统。目前,三维设计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南埔等电厂以及东台等500千伏变电工程。在局域网方面,建成以三层交换机为骨干,十几台高性能服务器为核心的千兆主干,百兆到桌面,并支持无线上网的企业网络。具有防病毒系统、防火墙、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多层次、多方位安全防护体系的千兆以太网。

3 新技术开发与应用

1)第一个省级科技进获奖项目

1978年,福建院开发的变电所3千瓦电源变换器被省委、省革委会授予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。这是该院第一个省级科技进获奖项目。

2)第一个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获奖项目——220千伏厦门高集海陆电缆线路工程。该工程1988年投产,1991年获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铜奖。

3)第一个国家级优秀工程勘测获奖项目:福州火电厂(后改为华能福州电厂4×35万千瓦)。该工程是当时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厂工程,1993年,福州火电厂工程地质勘察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奖。

4)三维设计系统提供优质设计成品。19986月,福建院成立电厂三维模型项目组,开始进行《大型电厂主厂房布置三维设计软件包的开发与应用》。20026月,完成二次开发,建立了电力工程三维设计系统,解决了大型电厂主厂房各种复杂管道、设备和结构之间合理布置,解决以往工程设计中的常见病、多发病——碰撞问题的发生。2003年,《电力工程三维设计集成系统本地化开发研究》项目,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。

5)贯彻节约理念的创新塔型设计。福建院以科研为推动,以工程为依托,勇于创新,大胆突破,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大量采用同塔双(多)回、紧凑型、紧缩型等新技术,有效节约走廊面积,提高土地利用率,有效降低工程造价。220千伏L型绝缘子串布置的双回紧凑型铁塔在福州500千伏变—黎明220千伏变线路工程中运用,与常规双回路塔型相比,横担宽度缩小3741%,属国内首创。20076月获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金奖。

6)紧凑型新设备应用有效节约占地面积。500千伏水口升压站中采用HGIS为国内首次应用。500千伏东台变工程中设计采用HGIS设备大大节省变电站建设用地,该工程获2008年中国优质工程奖。

4 技术专利

1998年以来,我院自主开发的,已申报专利的共有18项,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技术专利有14项,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1项,发明专利3项。图为部分专利证书。

四 风雨砥砺五十载,跨越发展铸辉煌

2009年,祖国迎来建国60周年华诞。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春秋洗礼,2009年福建院成立51周年,独立建院26周年。该院今日的成就凝聚着全院职工的心血、智慧和汗水。一个个工程、一块块奖牌刻划了福建电网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,同时也记录着该院每一个职工肩负的责任、追求的光荣与梦想。路漫漫其修远兮。福建院将本着“自强不息,和谐共进”的企业精神,一如既往地为建设繁荣海西经济再建功章,为祖国建设再创辉煌。

(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  王金友 陈有心)